对造假零容忍!A股也需要“浑水”

文 | 陶丹

编辑 | 庞丹

从瑞幸咖啡到好未来,海外中概股再度陷入财报造假和做空机构猎杀的窘境中。尽管有评论带有调侃意味认为,瑞幸咖啡“割美国人的韭菜回来请中国人喝咖啡”,让国内消费者受益不少;但造假就是造假,用造假作为圈钱或做大市值的手段更是全球投资者人人喊打的行为。对造假行为零容忍,应当是投资者的主流共识。

从此次卷入造假风波的中概股来说,固然是自我曝光的结果,但如果没有做空报告以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恐怕很难让相关公司坦承造假。事实上,就在今年初,瑞幸咖啡还对做空报告予以否认,一度也让股价维持在高位,这和2016年被做空的辉山乳业颇有类似之处。如今眼见窟窿太大,选择“一曝了之”恐怕也是无奈之举,而最受煎熬的还是大跌前来不及脱身的所有持股者,特别是那些在二级市场上追高买入的,可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投资损失的这笔账,算在做空机构头上恐怕不是很恰当,除了上市公司本身之外,那些在IPO过程中担任承销商的中外知名投行,以及审计机构负有更大的责任。相比二级市场投资者,这些专业机构更有理由提前发现公司的问题,但却没有在IPO之前进行有效防堵。不仅如此,还有券商在做空机构年初报告出来之后,还发布研报进行驳斥,力挺瑞幸咖啡,类似的券商还不止一家。显然,依靠和上市公司融资存在千丝万缕利益关系的投行、审计机构来为投资者把关,已经不是那么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做空机构的出手,客观上有利于造假行为的尽快曝光,为资本市场肃清害群之马。

也有投资者认为,如果没有做空机构出手的话,相关公司的造假行为没有那么快曝光,投资者也不会面对股价瞬间大跌的痛苦。殊不知,只要造假行为存在,早晚有纸包不住火、全面摊牌的那一天,累积的造假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的市值越大,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大。不管股票在谁手上,只要还是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就必然会有持股者来承担这个代价。而造假行为早一天曝光,就会减少相关公司利用上市融资圈钱的规模,同时也减少上市前原股东高价套现的可能性。因此,造假如果是既成事实的话,曝光比不曝光好,早曝光比晚曝光好。

和海外中概股一样,A股市场也无法完全和造假绝缘。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在目前科创板、创业板逐步推进注册制,上市门槛逐渐放松之后,不排除有一些忌惮海外市场做空机制的公司进入A股“浑水摸鱼”的可能。A股市场绝不能成为这些公司的“收容所”,指望和上市公司利益相关的券商、审计机构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把关已经十分困难,除了监管不放松之外,“发动群众”也是重要的手段。这些“群众”当中,理所应当包括做空机构。

A股缺乏类似浑水的做空机构,最关键在于做空机制的欠缺。做空和融券密切相关,目前融券规模小、数量有限,做空机构很难有所作为,扩大转融券规模才能使之有用武之地。如果能够让一些长期持有不动的投资者,通过转融券机制出借手中持股,做大融券市场才比较有可能。这些长期持股者,既包括一些追高买入被套、舍不得割肉的投资者,也包括一些限售股解禁流通、但愿意长期持有的重要股东,此外公募基金特别是ETF基金也是融券潜在的提供方。虽然持股者出借股票用于融券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疑虑,但融券做空也并非百发百中,只要上市公司发展状况良好,自然是“真金不怕火炼”;而那些基于股价波动而逢高波段沽空的融券行为,迟早也会因为回补买入还券的行为而对股价提供支持。因此,融券做空只是一种多空平衡的交易行为,长期持股者并不会因为出借股票而利益受损,反而会因此增加利息收入而形成另类的“分红效应”,有利于长期持股、稳定市场。

当然,引入做空机制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的做空,对做空机构的监管也是必要的,我们需要的做空报告不是谣言而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同时,投资者的补偿机制也是必要的。美股市场的投资者即使因为买了造假公司而受损,也还有集体诉讼等机制可以挽回一些损失,这对造假者来说也是一种程度的制约,这也是A股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部分。以往A股市场也不乏造假事件,但掌握信息最滞后的中小投资者,却很难提前“用脚投票”或事后得到赔偿,这点无疑是需要和做空机制配套的制度建设。但不管如何,A股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做空机制的完善是历史的必然,关注抗风险能力强的蓝筹股,以及通过基金进行组合投资降低单一个股的风险,也是A股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本文刊发于4月11日《红周刊(博客,微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红刊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