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任务清单拆解:防范风险 深化改革 科技监管

[摘要] 证监会重头戏之一,便是平稳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及推动新三板改革平稳落地。央行和银保监会则定位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着力在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等方面作出努

一行两会任务清单拆解:防范风险  深化改革  科技监管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苏长春 发自北京

随着“一行两会”2020年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今年重点工作均已揭晓。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央行公布的七大重点工作、银保监会划定的三大领域23项具体目标,以及证监会释放的六大改革信号梳理发现,尽管三部委在各自的监管范畴承担的角色使命不同,但大方向较为一致。

防范风险、深化改革、科技监管成为“一行两会”任务清单中的核心指标。

2020年,金融防风险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金融严监管继续推进。

证监会在1月16―17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将防风险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提出要“以防风险强监管为抓手,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央行和银保监会也均提及,2020年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1月19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一行两会2020年在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方面,除了要避免已取得成效的领域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在存量风险化解方面,高危机构的处置仍然是今年重要的工作内容。”

除了防风险,2020年金融监管另一大重点任务便是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证监会重头戏之一,便是平稳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及推动新三板改革平稳落地。央行和银保监会则定位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着力在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等方面作出努力。

在我国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大背景下,“一行两会”在监管科技应用建设上的构想也逐步明晰。

监管科技应用存在哪些有待提升的空间?

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博客,微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金融监管在科技方面尚缺乏较大资金和人力投入,监管机构还应探索更多与市场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不同的机制去提升科技在监管层面的赋能。”

防风险攻坚战收官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

针对2020年的工作部署,银保监会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一口气拟定了七项重点工作,对比去年以治理金融市场乱象为核心提出的工作要点,2020年银保监会在防风险上的安排更加细化,新增“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对违规搭建金融集团严肃查处、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四方面重点工作。

横向比较来看,央行和银保监会2020年的工作任务中针对防范金融风险,都提及了做好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

具体表述上,央行提出“2020年将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恢复处置机制、损失分担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突出重点,依法依规做好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银保监会表示,要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压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协调、配合政策指导。

对于资本市场风险防范,证监会强调,2020年将加强对杠杆资金和输入性、交叉性风险的监测研判,强化预期引导,积极防范和化解市场运行风险等。

严监管的同时,监管在处置方法上的措辞趋于温和。在证监会的措辞中,出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的表述。银保监会则强调,“应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做到徐缓调理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实现稳中有进、标本兼治”。

1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监管既要坚持住决心和定力,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金融市场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外部性,近年来经济金融指标变化已经充分反映出这些特点。因此,必须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中拆除“炸弹”,而不是引爆“炸弹”。

深改步伐加快

如果说2019年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元年,那么2020年将会是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年。

2019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20年要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此基础上,“一行两会”对2020年重点工作部署中也都立下了各自的金融供给侧改革 “flag”。

央行的工作重心,着眼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央行提出,2020年要健全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营造敢贷愿贷能贷的政策环境。

1月19日,北京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敢贷愿贷政策方面,我们2019年就严格落实,今年也不会例外。从续贷工作来看,我们对于经营可持续、发展有前景的正常小微客户,利用本行的续贷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过桥’‘倒贷’问题,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2019年,央行就已为此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推广LPR运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推动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破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等。

另外,银保监会和央行的工作会议,都提出2020年将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为重点工作目标。

1月19日,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将是下阶段金融机构改革的重要领域,主要原因在于,个别机构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战略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亟待提升中小银行和农信社的经营能力。

央行货币政策灵活多变、金融机构改革再上台阶的同时,资本市场的革新步伐也在加快。

新《证券法》从上位法层面为全面注册制扫清法律障碍后,证监会在工作会议上宣布, 2020年将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同时推动新三板改革平稳落地。

针对深化新三板改革,1月19日,南方一家证券公司经纪总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三板深改配套政策逐步落地期间,该公司已组织全体营业部学习新三板现行业务规则、制度修订情况、分层管理办法、交易规则等内容,希望能尽快赶上制度红利。

强化监管科技

“随着近两年金融与科技高度融合,金融业务更趋虚拟化、跨界化,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环境和潜在风险,监管也需跟上科技的脚步,监管科技应用的诉求愈加强烈。”尹振涛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对比“一行两会”2019年工作会议,当时仅有央行提出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与监管规则。

2020年,“一行两会”均在工作部署中提出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能力。证监会在监管科技应用方面较为超前。去年,证监会率先成立科技监管部,被誉为资本市场进入科技监管3.0时代。

针对央行提出的2020年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尹振涛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数字货币开发技术目前已是各个国家博弈的赛道,我国自然也不能落后。从监管层面讲,利用数字货币技术,也可以为监管效率提供便利。

尹振涛对时代周报记者强调,未来监管科技的手段与传统监管的关系还需厘清,当前科技应用对于监管是一种补充,仍不能成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也确实需要更多的人力配合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监管柔性。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