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眼看盘:股指支撑渐强 可“均衡”布局

每经记者郑步春

上周A股四涨一跌,产生了明显反弹,上证综指一周累计上涨1.39%至2912.01点。其余指数涨幅更大,深主板、中小、创三综指一周分别涨2.96%、2.86%和3.90%。

沪指表现弱与银行股相对较弱相关,银行分类一周仅微涨0.28%。近年银行股上市不少,这造成银行个股家数显著扩容。其实在投资者眼中,虽然银行也有风格差别,但本质差别不大,所以品种增多一般易造成存量银行股资金有所分流。

12月8日,邮储银行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12月10日上市。在笔者看来,届时多少会有些尴尬。邮储银行上市将对持有银行股者心态产生些干扰,毕竟这属于第一梯队银行,地位远非多数银行可比。

贸易前景的预期变化为上周股市表现带来些干扰,但股指受此因素影响应显著小于之前。当前市场对扩容相对更敏感些,因扩容需要实打实的资金支撑。上周稍早官方提示了扩容将保持相对平稳节奏,这显著缓和了市场紧张情绪,加上恰好新公布的11月PMI指标意外极好,故股市走势慢慢转好。

12月15日为贸易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市场走势肯定会反映部分预期,故不排除走势再度受干扰的可能。一般来说,投资者不用对此事过分紧张,个人感觉相关消息也许会偏利好。退一步说,就算有啥意外,也没什么,以前也经常发生。

上周涨幅靠前的大多为科技类股,典型的如千亿市值以上的立讯精密(002475,股吧)。未来无论国际环境友不友好,中国发展自主可控的决心都不可能改变,故科技股应有长期布局价值。从当前A股情况看,千亿市值以上的科技股还不多,个人相信未来中国市值超千亿的科技股还有可能大幅扩容,这才与中国经济体量及科技地位相符。如果按此路径发展,那么至少有一批科技股会反复上涨。

大家知道,美国股市中相当于千亿人民币市值的科技型公司极多。中国的科技实力虽然与美国还有距离,但在全球范围内看其实已并不弱了,排前几名问题不大,科技股总市值在未来几年大幅提升几乎是确定性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了明年要办的七件大事,第一条就是重申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内涵自然有许多,但其中一项隐含内容必然应包括科技进步。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11月非农就业数据相当靓丽,进一步削弱了美联储短期内再降息的预期。本周内英国大选将决定脱欧秩序,届时不排除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异常波动的可能。上述因素对A股影响相对间接,也许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些干扰。

今年还有三个交易周就将翻页,公募基金获利颇丰,明年大概率会在这两年未涨的品种进行布局,如周期类股,但不可能完全放弃这两年涨得好的医药、白酒等白马消费股,因毕竟这类股已久经时间考验。投资者应跟随大资金布局,品种选择上应较前两年更注意“均衡”。

就大资金来说,大概率只是各类股持仓权重略有调整,风格大动不太现实。两周前中国交建(601800,股吧)、宝钢等周期类股明显上涨,但这两周几乎又回到原地,这从侧面证明,大资金更可能只是少量布局或者只是试盘,并非一窝蜂地改变风格,估计大部分底仓仍是前两年消费白马等牛股。

机构投资者应相对理性,决策失误机会小于普通投资者,所以其行为可以借鉴。具体来说,笔者觉得投资者在布局时顶多可适度多考虑拿些前两年落后的蓝筹品种,当然也可多考虑风头正盛的科技股,没必要由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没必要清光这两年牛气冲天的消费白马股。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N+财经(微信号:njcjnews)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