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若进展顺利,嘀嗒出行或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企查查显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嘀嗒拼车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有三部分:顺风车市场服务、出租车市场服务、广告服务及其它。其中,支撑嘀嗒出行近两年收益和净利润快速成长的是顺风车业务。
《每日商业报道》从嘀嗒出行招股书中看到,目前,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主要为向在嘀嗒出行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而在出租车业务上,嘀嗒出行于2019 年8月开始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同时其也从广告及其他服务中产生收益。
顺风车业务市占率高
在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于2019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中私人载客汽车市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汽车保有量为207百万辆,预期到2025年12月31日,该数字将达到320百万辆。
中国顺风车市场过去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考虑到私人载客汽车数目及其行驶距离持续增加,顺风车存在巨大的市场商机。
2019年,私人载客汽车的行驶距离合计达22,781亿公里,而其中顺风车的行驶距离仅为43亿公里,渗透率为0.19%,表明有巨大增长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5年预计通过顺风车的行驶距离将达到313亿公里,渗透率将为1.0%,自2019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9.2%。
顺风车业务是嘀嗒出行的主营业务。从招股书提供的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来计算,目前嘀嗒出行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为中国最大顺风车出行平台。截至 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约192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
2020年上半年,顺风车业务收益占比为87.8%,其余两项业务分别为5.0%和7.2%;同期三项业务的毛利率为86.3%、30.2%、67.7%,可以看到,无论是营收占比还是盈利能力,顺风车业务都是嘀嗒的支柱。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嘀嗒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所得收益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元及5.3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56.6%、66.3%及91.9%。嘀嗒出行的收益主要来自向在嘀嗒出行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的服务费。
在出租车业务上,同样按照2019年搭乘数算,嘀嗒出行出租车业务在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已在86个城市提供了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顺风车市场份额拿到了第一,出租车市场分额名列第二,但嘀嗒出行仍存在压力与挑战。嘀嗒出行招股书说明书显示:“我们的竞争地位可能受(其中包括)我们通过挽留及吸引用户扩大规模的能力、我们提供卓越用户体验的能力及与我们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旗下服务的声誉、普及程度、价格、实用性、易用性、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
在业界看来,嘀嗒出行的最大竞争对手为滴滴出行,后者已经拿到了网约车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在与嘀嗒出行产生直面竞争的顺风车与出租车业务上,滴滴出行目前正在逐步恢复其顺风车业务,同时在今年独立了青菜拼车并布局了花小猪打车,“变相”加码顺风车;而针对出租车业务,滴滴则在近期宣布通过重启快的,来布局并升级其出租车业务。
截至目前,嘀嗒出行上市前的最大股东是5brothers Limited,即嘀嗒的五位联合创始人,共同持有34.43%的股份。此外,蔚来资本通过旗下基金持有21.60%股权,为嘀嗒的最大外部股东。
据悉,蔚来资本李斌与嘀嗒出行渊源颇深。2015年2月起,李斌就担任嘀嗒出行董事。2018年4月,在摩拜单车“卖身”美团之后,嘀嗒出行CEO宋中杰透露,已邀请蔚来资本、蔚来汽车董事长和CEO李斌出任嘀嗒出行的董事长。此外,IDG持股10.23%,崇德投资持股7.15%,易车持股4.95%,高瓴资本持股4.14%,京东持股4.14%,携程持股2.86%。
企查查显示,嘀嗒出行曾在2017年3月1日完成由未来资本参与的D轮融资,随后三年间,再无公开的融资消息传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嘀嗒出行在此时上市的必要性。
乘客奖励逐步攀升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嘀嗒出行招股说明书显示,自2017年-2019年嘀嗒出行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以及5.81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由于出行行业投入资金较大,但同时回报周期较长,嘀嗒出行在前期经历了高额亏损阶段。数据显示,在2017年与2018年嘀嗒出行分别取得的经调整亏损净额为0.97.亿元与10.68亿元。
从2019年起嘀嗒出行实现盈利,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个月,嘀嗒出行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9.7%及48.6%。
其实,嘀嗒出行前期亏损和目前盈利均与“撒钱换市场”的出行平台补贴战相关,该补贴在2019年得到了大幅控制,这成为其目前实现盈利的一大因素。2019年,嘀嗒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占总收入的4.6%,2020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则下降为0.03%。 再从费用方面来看,嘀嗒出行用于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占比最高,2017年至2019年的三个统计周期内,该项目分别为0.994亿元、10.94亿元、2.187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项目费用为约8000万。从中可以看出,2019、2020上半年大幅“降费”,是嘀嗒实现盈利的重要方式。
此外,《每日商业报道》在招股书中发现,嘀嗒出行正向盈利也与平均服务费率上升有直接关系。
招股书显示,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嘀嗒出行分别促成约23.6百万次、48.2百万次、178.5百万次、74.3百万次及59.3百万次顺风车搭乘,同期交易总额分别为7亿元、19亿元、85亿元、34亿元及33亿元,同期收取的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3.7%、4.1%、6.3%、4.8%及8.3%。
虽然嘀嗒出行对于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用户奖励已经寥寥无几,但是对于顺风车乘客用户奖励却节节攀升。从2017年1200万元,涨至2020年6月底3700万元,占总开支的46.1%。
此外,嘀嗒出行表示,出行行业及网约车行业的政府政策及监管也是重要业绩的影响因素之一。数据显示,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曾接获77宗行政罚款,每宗罚款由5000元至30000元不等,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罚款数额总计为207万元。
(END)
撰文✎王路
编辑✎刘向南
文章部分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