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元小众汉服市场,产业可有大为?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浪潮到来,加上古装影视剧热播,“汉服热”愈演愈烈,走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从去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华服日”(农历三月初三),到一年一度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再到各地举办的花朝节,各种大范围的汉服活动吸引着大众的目光。以前只被一小部分人喜爱的汉服如今已经出圈,随着微博、抖音、B站等多种视觉化自媒体内容发布平台的曝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增长带来的是市场的火爆。9月2日,据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估算已超过200万,产业总规模约10.9亿元。目前,从图稿设计、布料运输、打版裁剪、加工制作,到成品运输、宣传与销售,整个汉服圈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汉服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3月,淘宝网在“淘宝新势力周”期间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显示,在时尚搜索关键词趋势TOP10中,汉服位列女装排行榜的第三名和男装排行榜的第十名。行业垂直媒体“汉服资讯”曾对2018年淘宝汉服商家产值作出过粗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排名前十位的汉服商家共创造了3.17亿的产值,其中排名第一的汉尚华莲约为8000万。

 

分析人士指出,古风汉服市场才刚刚兴起,背后的可挖掘空间非常巨大,蕴藏了千亿级市场体量。越来越多人投入到汉服的销售市场,与汉服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兴起,成为新亮点。从汉服周边配饰,到汉服租赁、汉服体验馆等店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且在这个异彩纷呈的汉服市场里,成人汉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不少品牌,而从儿童汉服的消费场景来看,童装类目不比成人服装,本来知名品牌就不多,没有时装的版型、款式考虑,不需要各种动漫IP LOGO的印花。从去年开始各大服饰品牌开始转战童装汉服类目,据森马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公告显示,森马旗下品牌童装巴拉巴拉将在近期上新的货品中推出汉服系列产品。其负责人在森马的公告中表示,巴拉巴拉此次推出的汉服系列产品在日常穿着设计上增加了汉服韵味,希望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各大品牌纷纷发力,资本入驻汉服产业 


今年5月23日,“2019天猫服饰内容盛典”在上海举行,重回汉唐是唯一受邀出席的汉服商家。重回汉唐自2006年走到今天,在其创始人孙异和绿珠儿看来,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家公司、一个品牌这么简单。重回汉唐于2006年12月17日在成都市文殊坊开业,至2016年5月,在全国共有7家汉服实体店,一家淘宝三皇冠店,及一家汉服天猫旗舰店。随着淘宝、唯品会等网上购物平台的兴起,电子商务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汉服商家抓住这个机遇,开办电子商铺,2018年淘宝店正常运营的汉服商家已达815家,同比2017年增长24.43%。 

图为:中国汉服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周边延伸

如今,资本也开始瞄上汉服产业。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9月,盘子女人坊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元创资本。此前,盘子女人坊曾于2016 年 6 月获青岛智信A轮融资,2017年7月获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和菁英时代的 B 轮融资,累计融资数亿元。盘子女人坊目前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也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尚未有具体的时间表。

品牌建构不易,市场瓶颈不断涌现

汉服市场前景很广阔,但对于整个汉服行业而言,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难题。有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是制作流程、成本问题给商家带来的销售瓶颈。和普通的服饰相比,汉服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时间、手工成本也更高。以2007年创立的高端汉服品牌明华堂为例,采用半定制的制作手法,套装价格起步价已超过3000元,10000元以上的款型也并不鲜见。而即便有消费者想买,也需要排队预约。截止到10月12日,明华堂官网显示目前工期已排到2021年3月底。 

图为:2019中国汉服消费人群画像分析

根据“汉服资讯”此前的问卷调查结果,汉服价格在100-300之间的接受度最高,比例为50.32%,其次是500元以上,为31.47%,300-500之间次之,占比16.47%,100元以下的比例最低为1.74%。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汉服爱好者表示,要想兼顾外观和质量,500元以上的汉服是标配,但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个价格不是每个人都消费得起。另一方面,由于汉服本身的形制对其做工、裁剪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价格经常居高不下,市场体量也就受限。

其次除了价格带来的销售瓶颈,汉服与日俱增的热度,使得这个市场目前正面临供需关系失衡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就曾报道,汉服商家“重回汉唐”原先对2018—2019年销量的预估是翻一倍,实际情况却翻了五六倍,而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现成工厂却少之又少。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山寨盛行。做原创,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但是“山寨”就不一样,看哪件汉服比较火,直接把人家的设计拿过来,随便找些布料,流水线制作,再用低价卖出去。一件原创价格可能十分昂贵,但一些高质量的山寨既能外观类似,还更便宜,对原创汉服都是深深的打击。

第三,除了山寨市场外,正版服饰内部也有分化。汉服圈内的“鄙视链”也已经成为阻碍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顽疾。在汉服圈,主张复兴崇古的考据党与主张常服化出街的两大阵营粉丝一直处于争吵不休的状态,前者认为应该坚决维护汉服的传统形制,后者则认为应该依照人们现代的穿着习惯对汉服进行改良。至此,后者还经常被前者戏谑为“影楼风”。这样的争论让汉服企业陷入了一个产业怪圈:如果选择改良的常服化道路,行业KOL集体抨击,从根源上堵死了产品升级的道路,销量再高也只能卖便宜货;但如果严格遵照古制走礼服化道路,又会使得原本受众就有限的产业范围变得更加小,同样影响发展前景。

但是,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汉服消费还停留在兴趣阶段,数据显示,目前将汉服当作日常服穿的占比不足1%,并还在下降。要实现日常化消费才是小众文化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End)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