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举行的亚洲银行家2019未来中国金融峰会上,乐信(NASDAQ:LX)荣获“中国最佳信贷技术项目”大奖。乐信副总裁史红哲在峰会期间表示,在互联网流量告急和合规标准越来越高的今天,运营效率成为各大平台存亡的关键,消费信贷行业逐渐走向技术密集型。
“互联网金融粗放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外部导流+高利率覆盖高成本的‘市场驱动型’企业90%都会死掉。只有具有自主场景和独立获客能力并不断通过核心技术降低运营成本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才能活下来并活得好。”
“金融科技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效率革命”
“金融科技行业的兴起,本质上是一次对传统金融的效率革命。” 史红哲拿乐信旗下的分期乐商城举例说,该商城每天要产生100多万笔分期消费订单,每笔订单金额在千元以内,这种小额分散海量的资产类型,用常规的技术很难去处理,对成本、效率、用户体验都是极大的考验。金融科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环节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有机重组,就能把原来银行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完成的流程在几秒内完成。
订单审核环节,过去主要靠人工,现在靠的是大数据智能审核。乐信平台98%的订单都是机器自动化处理的,这使得乐信的订单量在增长了70倍的情况下,审核员却减少了4成。“过去人工审核一笔订单平均要5-10分钟,现在大部分订单都能实时处理,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史红哲说。
订单生成之后,要快速对接给金融机构,减少用户等待和资金空转,利用小微金融资产智能处理技术就可以将订单第一时间匹配给合适的资金方,实现秒级对接、分钟级放款,成功率在93%以上。有了这项技术,乐信平台的平均单笔融资虽然低至千元左右,但单笔融资IT成本仅相当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十分之一。“我们逐步能够做到最小的订单只有几十块钱,如果在传统金融行业,可能连(覆盖)人工成本都不够。”史红哲说。
技术提升效率,促使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乐信的运营支出占在贷余额的比重是17.3%;这一数字在2016年和2017年下降到8.9%和5.8%;2019年第一季度,得益于长期对金融科技的投入,这个数字进一步下降到4.5%。
技术反诈:每300万贷款中仅1元被骗
史红哲说,当前消费信贷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交易欺诈,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批量、集中式、团伙式欺诈案件,从单个案件来看完全是一个正常交易,如果用传统的黑名单技术、专家规则来处理根本做不到。”为此,乐信基于人工智能开发了一套新型智能反欺诈工具,包含复杂网络、LBS风险评估、收货地址聚类分析、用户行为序列分析、舆情监控等。它的出现提高了事前欺诈识别率、欺诈应对效率以及事后欺诈案件挖掘效率。
今年2月,乐信舆情监控系统就曾侦测到某论坛有骗子冒充分期乐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反欺诈人员利用LBS地址定位等技术,对该诈骗QQ及诈骗设备信息追踪,确认作案设备和地区,最终协助警方抓捕了嫌疑人。基于智能反欺诈,过去一年,乐信共破获300余起欺诈案件,避免了2000余起欺诈案件发生,每月拦截金额3000多万。2019年以来,乐信平台50人以上的团伙欺诈案件发生0起。粗略统计,经由乐信平台所促成的贷款中,每300万元只有1块钱会被骗,远低于行业水平。
“技术本身并一定会产生商业价值,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业务与技术深度结合的研发管理架构。”史红哲特别强调。他介绍,乐信公司目前拥有近600名技术研发人员,在业务前端建立8大研发中心,深入产品、渠道、风控、电商、平台金融、创新金融等模块,为这些业务提供研发支持;后端则有6大技术支撑部门,包括AI Lab、大数据中心、架构中心、平台研发中心、研发管理部及运维部,为前端业务研发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大科技部’模式,乐信的业务技术研发团队和业务线形成了闭环,业务、产品人员可以100%驱动他们的研发人员,共同深度参与项目。在这套架构之下,基础创新能够快速找到落地应用的场景,并实现敏捷迭代,保持了较高的技术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