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大公国际党委副书记、总裁应海峰发表演讲时指出,传统信用评级体系与ESG相结合,将是评级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评级机构的实践来看,应海峰表示,近年来,国内外信用评级机构已逐渐开始将ESG因素纳入自身信用评级体系。大公国际2022年7月发布的最新版《信用评级方法总论》,已将ESG元素纳入信用评级框架:
一是关注评级对象未来发展空间的开拓性、稳定性和成长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判断财富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以评价评级对象长期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二是在考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时,对部分行业将额外考察产业链延伸、环保和节能等情况;
三是在调整项中考虑了“公司治理”、“绿色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针对受评企业的ESG个性特征要素进行补充分析。
应海峰随后表示,与此同时必须看到,ESG评级融入传统信用评级框架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以下难点亟待解决:
第一,ESG缺乏信息披露统一框架。全面有效的信息披露是ESG的基石,是评价企业非财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是ESG投资的核心和支撑,亦是政府监管的重要依据。因此ESG信息披露标准的规范对于ESG评价的可比性、参考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但应海峰认为,由于ESG标准本身涵盖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多个维度的要素,而且很多要素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就造成ESG标准众多,难以统一的客观现状。
他表示,目前我国由于经济、社会等发展阶段与欧美存在一定差异,完全采纳西方主流ESG标准可能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市场亟待出现一份符合中国国情的披露指引从而树立市场标准和信心。
第二,ESG信息披露的可验证性有待提高。当前ESG信息披露机制尚不成熟,信息质量主要依赖于披露主体自律,同时企业在披露指标的选择上往往采取其认为“最优”的估测方法,精准程度也相差较大,因此数据质量较难得到有效保障。
应海峰认为,不同于MSCI、晨星等海外机构重点参考第三方机构发布数据,国内机构主要依赖企业自行披露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等,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显著降低。
他表示,针对该问题,目前主流的解决办法是引入独立、公正且权威的第三方鉴证机构,例如港交所等部分监管机构就已明确鼓励企业提交独立的专业验证机构出具的验证意见,以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但目前这一机制在我国尚不完善,权威的ESG鉴证机构也还没有诞生。
第三,ESG领域尚未诞生被广泛认可的评级符号。目前各机构在ESG评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评级符号具有显著差异。
应海峰介绍道,“根据我们对公开资料的整理,发现当前ESG评级符号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明晟等机构为代表,使用AAA、AA等常用的英文字母进行区分,与传统信用评级符号的相似度较高。第二类以富时罗素、晨星等机构为代表,使用分值进行呈现,但不同机构的分值区间具有较大差异,例如富时罗素使用五分制,而晨星则使用百分制。第三类为使用星号等特殊符号的其他机构,但这种表示方式相对小众,使用的机构并不多。”
他表示,ESG评级符号的巨大差异导致投资者眼花缭乱,对评级结果十分困惑,也导致不同机构之间的评级结果无法进行对比。
最后,应海峰还表示,“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与ESG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政策层面的规范鼓励,更离不开市场实践的探索创新。”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市场,他表示,相信在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和积极探索下,可持续发展与ESG的“中国故事”会更加精彩,共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会更加绿色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