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坚守的基金圈

战“疫”中坚守的基金圈

基金经理想边吃火锅边操盘

中国证券报 徐金忠

尽管心中有几分担忧,李陶(化名)还是准时在2月3日上午8:20出现在位于陆家嘴的公司办公室。上海已经宣布推迟复工时间至2月10日,但作为基金经理,李陶无法“照章办理”。对于他来说,A股市场开市,自己必须即刻上岗。“职责所在,尽管也有过对个人安危的考虑。”李陶这样形容自己复工时的心态。

节后A股开市,公募行业像李陶这样的“坚守者”有许多,他们或是基金经理,或是基金销售人员,或是会计核算部门的员工……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但公募基金行业却必须正常运行。你不能将A股市场节后首周逐渐摆脱疫情阴霾全部归功于李陶们,但无疑,他们的坚守是这一向好趋势中重要的支撑力量。

“疫情影响实实在在”

回浙江老家过春节时,李陶对这次疫情的感受还不那么深,但随着复工时间的临近,李陶越来越感觉到疫情大大超出了他原来的判断。“2月1日,我接到了公司关于基金经理轮流值班的安排。作为基金经理,A股开市,就应该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去公司上班才是正常的。但公司关于轮流值班的安排,倒让我认真思考了疫情面前个人风险与职业素养的问题。”李陶说。

当然,最终的结果并无悬念。2月3日上午,李陶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然后参加每周的公司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开车上下班的李陶,在车内也戴着口罩,到公司停车场遇见保安,也是相互匆匆一瞥,两人都无互贺新春和攀谈的兴趣。停好车后,李陶也没有去食堂吃早饭,而是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在这个特殊时刻,不能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李陶说。

接下来的一周,李陶“违背”了公司的值班安排,每天都去公司上班,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基金产品是他在行业内的“名片”和立身之本,他没有理由弃之不管。而且专业的判断也让他必须坚持在一线研究和操作:疫情带来的市场波动不可避免,如何避险并抓住可能的机会,是对基金经理投研能力的巨大考验。

事实也印证了李陶的预判:A股深度调整后很快企稳回升。不过,李陶经历的工作上的考验,在他看来实属平常。反倒是特殊时刻带来的各种“小插曲”,让他印象深刻。“疫情的影响实实在在。”比如同事在楼下与保安发生“纠纷”,因为同事车里空调太热,竟然被误判发烧;比如明显空了许多的晨会会议室;比如同事在中午时分突然说想边吃火锅边操盘,因为楼下便利店仅剩的便当已经让他们难以下咽了。而且由于大楼关闭了中央空调,阴冷的环境也让他们迫切地想吃上一口滚烫的食物。李陶回忆起这一周的经历,甚至有些莞尔。而提起一周的投资,李陶反倒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坚持专业研判,淡化短期的市场情绪扰动。

“不见面就是最大的礼貌”

同样因疫情改变了工作状态的,还有柳璋(化名),他是一家基金公司的销售业务人员。

“本来春节后是密集拜访客户的时间,需要交流一下新年的规划和想法,顺势推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现在,不见面就是最大的礼貌了,客户也理解。”

柳璋已经在家办公一个星期了,但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并未让他感到轻松:密集的电话和微信会议让他应接不暇。疫情当前,市场变化大,变化快,客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大,需要紧密对接客户关心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及时与公司投研团队保持沟通。“另外,因为在家办公,也难免不为家里的事情分心。多线作战,确实疲劳。”柳璋说。

王诗云(化名)的工作岗位更加靠后,她在基金公司的会计核算部门工作。工作性质决定她不能在家办公,而且越是市场波动,她们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就越大。李陶和柳璋的工作,也是需要她们这种后台职能部门配合的。所以,开市后,王诗云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基金运营“大考”

李陶、柳璋和王诗云在一线感受着基金行业因疫情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事实上,这次疫情无疑是对公募基金行业的一次“大考”。中国基金业协会指出,一面是疫情带来的困难,一面是投资者的托付,全体基金行业运营人员众志成城,加班加点,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战斗”在行业服务的最前沿,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保障基金行业平稳运行。

1月27日,各交易场所宣布因疫情延期至2月3日开市,而这涉及基金行业运营相关日期、计息规则、系统参数等的调整和修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包括基金投向场内外业务的账务处理、头寸管理及清算交收时间,又涵盖投资者申赎、开户申请确认日期及划付日期,货币基金节假日收益同时也要进行修改。例如永赢基金1月30日公告称,永赢高端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开放日常申购、赎回、转换、定期定额投资等业务的起始日将由原定的1月31日顺延至2月3日。兴全基金也决定将兴全合宜的开放期顺延至2月3日,并调整基金的赎回、转换转出业务的办理时间,调整后的赎回、转换转出业务起始日为2月3日。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产品运营工作量大以及因疫情造成的人手紧张。2月3日要处理的不仅包括6000多只公募基金以及T日估值的其他资管产品,还恰逢年金产品的定价日披露净值,保险产品的月度结账,以上产品净值的发布均需管理人和托管人核对一致,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见。而防疫期间,为避免交叉传染,机构人员无法统一集中办公,但这些工作涉及大量手工调整,现场值班人手严重不足,沟通协调成本激增。

压力面前,各家基金公司迎难而上抢时间。例如,招商基金在1月27日开始即召集核心骨干,全面排查假期调整对各业务类型的影响及技术解决方案,密切与内部技术部门及托管行协同,形成了精细完整的业务变更方案,保障了业务变更的顺利完成,实现节后首个工作日平稳运营。农银汇理基金采取了“现场办公+远程协同”的方式,在确保防控疫情的前提下,让基金运作有条不紊。2月3日一早,农银汇理基金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到岗,保证基金投资的正常运转。作为基金运作涉及的众多关键岗位,如投研、交易、运营、客服以及信息技术(IT)等部门,在开市首日迎来繁忙的一天。除必须现场办公的工作人员,众多SOHO族则在家中远程办公,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工作与服务,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正常运转。

坚守本职 专业专注

中国基金业协会指出,基金经理为投资人赚取价值,而基金运营向投资者传递价值。李陶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投资者规避风险,赚取收益。李陶是这么做的,更多的基金经理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点。

一位管理ETF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坚守岗位,坚持专业,便是自己抗击疫情的“姿势”。“ETF基金有很强的工具性,在市场可能面临巨幅波动的时候,必须保持其工具的有效性,控制跟踪数值的误差,保证产品拥有足够的流动性应对压力。所以,从1月26日起,公司就已经召开电话会议,应对疫情。2月3日,我们团队的投研、交易人员准时上班,保证产品平稳运行,避免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春节后首周,基金经理均面临巨大压力,如仓位压力、流动性压力、后期操作压力……“特别是2月3日,产品应对避险情绪带来的赎回压力非常大,我们也进行了控制仓位的相关操作。但是当避险情绪迅速释放,市场企稳回升,对我们的考验就是你对市场机会的判断、你对自己持仓的信心等。投资者在看着你的操作。要稳定他们的信心,首先就要保证自己专业和专注。”上海一位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表示。

此次疫情让基金运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基金运营顶住了疫情“大考”。中国基金业协会为基金运营“点赞”:基金运营是一项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实现经营目标(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投资者看到的基金价值是每日申购赎回的价格,价格基础一般是份额净值,而“基金运营”好比生产车间,净值化管理是这个生产车间的主生产线,将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转换为基金净值传递给投资者。

至2月10日开始,李陶、柳璋和王诗云们都将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即便是有公司安排员工在家办公,现实的需求也会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接下来,你将看到李陶们管理的基金净值仍有会波动,你将看到柳璋们又在四处联络和维护客户关系。2月10日后,许多公司将有新的产品发行,虽不能面访客户,但利用线上的模式,更多触达客户,更多宣传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王诗云们的工作,仍将是一如既往地循环往复。但是,这样的坚守,不正是基金行业专业性的体现吗?

你不能将A股市场节后首周逐渐摆脱疫情阴霾全部归功于李陶们,但无疑,他们的坚守是这一向好趋势中重要的支撑力量。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周公募基金主动股票方向基金全面上涨,收复“疫情缺口”。而接下来,资本市场、基金行业和投资者还需要他们的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