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银行有关人士表示,现在仍有很多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都类似上海钢贸一样采用联保制,一旦该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银行的资产损失将难以避免
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推手”,上海钢贸的黑洞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组数字或许可以揭示冰山的一角:从2月24日到3月24日的一个月内,逾130件相关诉讼即将于上海法院开庭,某国有大行平均每天1.6件;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接近3%(主要受钢贸、光伏、造船等制造业拖累);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受钢贸行业影响,关注类贷款增长较快,也就是说,其不良贷款还没有充分暴露,未来不良贷款率还可能有所上升。
上海28天130件涉及钢贸贷款案件待审
记者根据上海法院网开庭公告大致统计发现,未来一个月内(2月24日-3月24日)以银行为原告,钢贸公司为被告的案件逾130件,案由全部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此外,另有以5件银行为被告、钢贸企业为原告的案件,案由则全部是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在以银行为原告且涉及钢贸企业的逾130件案件中,某国有大行一家就占据了34件,平均每天1.6件(2月24日-3月24日期间共计21个工作日);
一家股份制银行去年中期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接近3%、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率也高达1.4%,该银行在去年半年报中明确表示,“是钢材建材等商品价格下跌,企业资金流动性降低,资金占用增加等,导致钢铁、钢贸、棉纺、造船、光伏、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普遍陷入困境,同时导致经营此类商品的批发零售企业销售困难”。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受钢贸行业影响,其不良贷款很可能还没有充分暴露,未来不良贷款率还可能有所上升,而截至去年中期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逼近1%。
仅上述逾130件案件涉及的商业银行就达到了15家,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而这仅仅是未来一个月里银行对于钢贸业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一个侧面。
银监会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2013年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比2013年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有部分业内人士看法比较悲观,并认为随着钢贸等相关行业贷款到期及司法程序结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或将持续上升,剩下的仅仅是究竟会上升多少的问题。
多米诺骨牌是如何摆成的
被钢贸业借贷危机殃及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新日恒力连续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肖家守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先后遭遇法院查封、冻结、轮候冻结。
肖家守素有“上海钢贸大王”之称,2月13日,肖家守首次通过新日恒力公告对外发声,表示目前正全力与欠款人积极协商,督促其尽快偿还银行贷款,以便能尽快办理公司股份冻结解冻手续。新日恒力也在公告中预警,“公司面临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的风险。”
那么,钢贸行业的担保链究竟是如何铸就的呢?
由于钢贸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小型钢贸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财务报表不规范,很难直接从银行获得融资,因此过去贷款的难度一直较高。
为解决小型钢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推出了联保互保的融资模式,到2009年这一融资模式达到顶峰,其后问题渐渐开始显现。
当时在银行看来,这种联保互保的创新业务模式打破了过去“抵押物崇拜”的静态产品设计理念,但现在看来,没有抵押的小微贷款确实还需要更高难度的风险控制设计。在遇到经济下行风险时,无论是产业链金融、联保互保还是商圈金融,失去了抵押物的支撑,都可能在联保的规则下面临发生多米诺骨牌式坍塌的风险,银行必须在风控下做更充分的准备。
某上市银行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仍有很多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类似上海钢贸一样采用联保制,银行的资产损失将是难以挽回的。
即使是部分有抵押物的贷款,由于银行监督的缺失,暴露出来的风险也不小。“反复质押是钢贸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一位曾从事钢铁业分析工作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钢贸企业在多家银行抵押,该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信贷额度,这样就会出现抵押品的真空状态。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银行信贷风险同样存在。
据悉,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银行都没有委托第三方监管公司对抵押物进行时点监管,顶多就抽查一下,钢贸商就想办法应付一下。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钢材的重复质押总额最高时超过社会库存近3倍。
此外,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元,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当时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达到3.5%。也就是说,其规模至少相当于银行制造业贷款的十分之一,在部分银行其占比可能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