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伊娜 摄
晨报记者 黄伊娜
3月21日凌晨1时45分,厦门市儿童医院超声科医生刘丽霞被宣告临床死亡;与此同时,她捐献的眼角膜被送到了厦门眼科中心眼角膜库,将为眼疾患者送去光明与希望。这位年仅36岁的女医生不幸患癌离世,而将自己能用的器官和组织捐献给需要的患者,给更多的家庭带去希望,则是她最后的心愿。
患上癌症,决定捐献器官
刘丽霞是厦门市儿童医院的一名超声科医生,在丈夫谢海雁眼里,她一直都是很要强、很有事业心的人,在同事们眼里“她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病魔,现在的她可能已是一名副主任医师。
2018年11月,刘丽霞突然出现了癫痫、意识昏迷、抽搐等症状,检查后才发现患上了胶质母细胞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脑肿瘤。一年多来,她虽然前后进行了几次手术和放化疗,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身为医生的刘丽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对丈夫说,想要捐献自己所有的器官与组织,帮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只要有用的都帮我捐了,把希望留给其他人。”
刘丽霞的丈夫谢海雁也是一名医生,对于妻子的想法,他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在理智上支持妻子,不过在情感上一直逃避:“人还好好的,我不想和她讨论怎么捐献器官。”
捐献眼角膜,为别人送希望
大约三个星期前,刘丽霞的病情急剧恶化,陷入了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住进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通过机器和药物维持生命。谢海雁强忍着悲痛,决定完成妻子的心愿,着手器官捐赠事宜,“了却她的心愿,帮助一些患者,也给我们留个念想”。
谢海雁在征得刘丽霞其他亲人的同意后,先向医生咨询了关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是否能捐献器官等事项。在得知胶质母细胞瘤转移到其他脏器的概率极小、一般情况可以捐献后,他联系了厦门市红十字会,正式开始准备器官捐献事宜。3月20日晚,刘丽霞被确定为脑死亡。遗憾的是,CT影像报告显示,刘丽霞的脊柱和肝脏等脏器有占位,存在癌细胞转移的可能性,因此,脏器无法进行捐献。最终,谢海雁决定捐出刘丽霞的一双眼角膜,帮助眼疾患者。谢海雁说:“作为家属,我想帮妻子完成心愿;作为医生,我和丽霞都希望能帮到患者,哪怕只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