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深儿科专家远程会诊,为两个月大女婴搭起“生命桥”!

体型瘦小、全身青紫、呼吸困难…… 一名出生仅2月大的女婴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最近出现比平时更为严重的症状,于2月21日被送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入院后,经过内科一系列救治措施,女婴病情时好时坏,脱离呼吸机后仍无法畅顺地呼吸。

莞深儿科专家远程会诊,为两个月大女婴搭起“生命桥”!

面对这种情况,3月2日下午,妇幼儿童重症监护室、产前诊断中心及超声科多位主任及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丁以群教授进行多学科会诊,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心脏超声及肺部CT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女婴下一步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优化管理及相关风险评估,提供了清晰明了的诊疗策略。

据了解,多学科参与的远程会诊平台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疗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各个诊疗专科联盟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了患者足不出莞即可享受国内顶级专家的会诊服务,及时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医疗服务,切实保障了患者健康。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中国每年的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其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7-0.8%,即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7-8个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或缺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先心病患儿每年新增约15万。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该病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6‰~10‰。先天性心脏病让很多孩子失去了笑容,失去了孩童时该有的追逐打闹嬉戏。

哪方面信息警示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大多数先心病是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被发现的。若发现孩子喂养困难、体力或生长发育不如同龄儿童、经常患感冒或肺炎、易疲劳、喜出长气、喜蹲踞位,活动后发生口唇紫绀,应高度怀疑为先天性心脏病。

怀疑或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务必尽早至医院行检查明确。心脏彩超是目前最重要和准确的检查,超声检查对小孩无创伤,绝大多数先心病通过心脏彩超即可明确。

治疗主要根据患儿症状、年龄大小、是否有右向左分流及医疗水平来决定的。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氏四联症等绝大部分可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达到根治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治疗有什么后果?

先天性心脏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若能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简单先心病的小天使们亦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先天心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段经历,而不是一种标签;

但如未能及时治疗,日久天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病情将逐渐加重,一旦出现右向左分流、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将失去手术机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孩子寿命将大大缩短。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肖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