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微信公众号:TopMD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病例,经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和临床专家综合研判,确定为布病隐性感染。截至12月6日12时,已检测263人,65人呈阳性。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你听说过布病吗?布病在人与人之间会传染吗?怎样才能不得布病?TopMD采访到知名骨科专家、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杜心如教授,通过门诊上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关于布病你不得不知的科普知识。

杜心如教授曾经在出门诊的时候,碰到过这样的患者。来自北京郊区的46岁男患者张先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腰痛,既往发热和睾丸炎已经好几个月。用了退烧药和消炎药症状减轻,但反复发作,依旧有持续腰痛 。

杜心如教授在询问病史时,得知他平时家中养羊,其中有的母羊流过产。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杜心如教授让张先生去做了一项叫做布鲁氏杆菌凝集的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这证实了杜心如教授的推断,张先生患的是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

布病历史悠久,离你我并不遥远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图:显微镜下的布鲁氏杆菌

早在1886年,苏格兰病理和微生物学家大卫·布鲁氏在马耳他当军医时,遇上大批士兵不明原因死亡。

为了找到死因,他给死亡的士兵们都做了尸检,后来在士兵的脾脏中发现了这种导致死亡的细菌。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种细菌命名为布鲁氏杆菌。

杜心如教授说,布病患者现在有所增多。原来在门诊几乎见不到这种疾病,但现在有时候能在门诊遇到。

那么布鲁氏杆菌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这是一种接触了生的牛羊肉、牛羊制品,或者吃了不熟的牛羊肉以后得的病。

因为牛羊身上携带布鲁氏杆菌,它们的皮毛和器官中都存在。这种疾病表现在动物身上,就是公羊睾丸增大、患睾丸炎;母羊流产。

人接触了患病的牛羊或尿液,皮毛等,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而感染,发病主要表现就是不明原因发热、多汗、睾丸炎、脊柱炎、关节痛以及肝脾肿大等。

与其它疾病不同的是,这些症状表现往往迁延数月不等。现在好多病人由于应用的抗生素控制了发热,但容易反复。

小细菌也会造成大危害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杜心如教授说,布病原来多是地域性发病,多在牧区,从事畜牧业人员,如牧民、兽医等,我国新疆、内蒙等地发病较多。

但现在由于内地也有大量养殖业,所以在河北、北京等地也发现了布病患者。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动物会将疾病传染给人类。

有人会问,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布病患者,会传染给我吗?杜心如教授说,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会传染。

但从预防角度讲,对于病人的排泄物等注意消毒,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还是必要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虽然布病是细菌导致的疾病,但危害却不轻。它能使患者的劳动能力下降,关节酸痛难忍,病人很痛苦。

因此,从事给羊接生、接触皮毛生产加工和牛羊肉及制品加工职业的人,是这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从生活细节入手远离布病

那么如何才能不得布病?杜心如教授说,生活中几个细节做到位,就可以远离布病。

1.不吃没熟透的牛羊肉,不喝没煮开的牛羊奶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杜心如医生说,布鲁氏杆菌存活于皮毛、水和干燥的土壤中。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惧怕高温、高湿和阳光。

所以在60°C 10-20分钟,100摄氏度的高温下几分钟就可以把布鲁氏杆菌消灭掉。所以,我们需要将牛羊肉煮熟了,确保熟透了再吃。

另外就是牛羊肉的购买途径要正规,不买病羊牛肉制品,吃涮肉的时候记得多涮一涮,别贪图口感。

有人会问,那超市买的写着“巴氏杀毒”、“超高温灭菌”的牛奶能直接喝吗?会不会含有布鲁氏杆菌呢?

杜心如教授说,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温灭菌法,都可以有效杀死牛奶中的布鲁氏杆菌,应该是安全的。

2.生、熟请分开

扩散!兰州突发这种病,爱吃牛羊肉的老铁要注意了!

像我们都爱吃的羊杂碎,吃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加工不好的羊杂碎,比如在加工前被粪便污染过没有洗净,或生与熟羊杂碎共用同一个菜板,都给布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建议家中的菜板、菜刀也是生熟要分开。

3.牛羊养殖及制造职业需特别注意

加工皮毛和打扫棚圈的时候要注意防护,小孩子不要抱玩小羊羔。

由于布鲁氏杆菌除了会通过不洁饮食传播,还有一个传播渠道就是通过受伤的皮肤和黏膜。

所以从事牛羊屠宰工作的人请戴上手套,避免通过伤口感染布鲁氏杆菌。

杜心如教授提醒:不明原因的出汗、发热、关节疼、脊柱疼痛,用抗生素后依旧出现发热复发的情况,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感染了布鲁氏杆菌,尤其是接触牛羊的高危人群,更应注意。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声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opMD,看精彩医学短视频。本栏目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各种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出品方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本期内容为医学科普栏目,不可替代医生面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