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0多年的坚守,李光伟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解释:一是出于责任,二是出于兴趣。
在30多年前的1986年,那时候的中国,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的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老主任潘孝仁教授,带领着团队跑到东北的大庆,开展了全世界第一个用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糖尿病的研究,试图回答糖尿病到底能不能被预防这个世界难题。
30多年过去了,“大庆研究”早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在全世界举行的糖尿病会议上,“大庆研究”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在这项研究上,我们领跑了美国10年,“大庆研究”开展后的第十年,美国才做了和中国相同的研究,世界才迎来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热潮。
“大庆研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引领世界的研究,它的研究结果影响着世界各国政府的慢病防治政策制定。遗憾的是,身为研究项目的发起者,潘孝仁教授没能看到“大庆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引起的轰动,在他逝世后,研究的接力棒传到了李光伟教授的手中。
身为“大庆研究”项目的主要执行人和全程参与者,李光伟教授将“大庆研究”项目坚持至今,期间发表了“大庆研究”20年随访成果和30年随访成果,每次都以充分证据引起世界瞩目,“大庆研究”也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坚持30年以上的研究项目。
12月12日,在“医学界传媒”举办的“2019中国价值医疗泰山奖颁奖典礼”上,郑重将“年度公卫研究奖”授予了李光伟教授。
对于30多年的坚守,李光伟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解释:一是出于责任,二是出于兴趣。
我的老师是大庆研究的奠基人,研究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还未发表时,他就去世了,我接着做到了现在。老主任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就能想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少得病,非常有远见,作为学生,我非常有责任继承老师的事业。现在这项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我觉得把这项研究坚持下去,也是中国人的责任。还有就是兴趣,能够解答一个全世界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和我团队越做越高兴,兴趣支撑我们做到了现在。
“大庆研究”已经发表的成果分别为随访6年、随访20-23年和随访30年三个阶段。“大庆研究”第一个6年研究随访结果,就在世界上首次回答了糖尿病能不能预防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能够让糖尿病高危人群减少30%—50%发病风险。
“大庆研究”第20-23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回答了主动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长期延迟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并在全球首次证明了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研究结果被英国剑桥大学韦勒姆教授誉为“一个真正的突破”。
到“大庆研究”30年的时候,新的随访研究结果发布,发现生活干预组相比对照组,糖尿病发病中位时间延迟了3.96年,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6%,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5%,平均预期寿命延长1.44年。
30余年过去了,当初进入生活方式干预组参与“大庆研究”的人,很多都远离了糖尿病,到现在还在健康的活着。而不进行干预的对照组人群,在研究进行后的第20年,当年的糖尿病后备军,已经有33%的人离开了人世,活着的也正在饱受糖尿病的折磨。
然而遗憾的是,“大庆研究”虽然硕果累累,引领世界,但还是未能阻止糖尿病在今天成为我国要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之一。1986年,“大庆研究”开启之时,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还不足1%。2019年,“大庆研究”30年随访结果发布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1.6%,患者人数已经过亿。此外还有1个多亿的糖尿病后备军,如果不能很好的干预,终有一天这些后备军都会进展为糖尿病患者。
不仅患者人数过亿,中国糖尿病的防治现状也十分堪忧,与发病率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晓率低,这也直接导致了治疗率低,在接受治疗的人群中,治疗达标率也低。
我们掌握了防控糖尿病的武器,但却未能很好的加以应用,在世界上第一个回答了糖尿病能不能被预防的国家,如今却成为了糖尿病患者世界第一大国。而跟在中国“大庆研究”之后也做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芬兰,在得到了和中国一致的研究结果后,制定了糖尿病预防国家计划,在之后成为全世界糖尿病预防工作成就最突出的国家。
而今年已经74岁的李光伟教授,还工作在临床一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工作中让他最高兴的事,就是给病人看一次病后,之后好几年病人都不用再治疗了。而他最怕看到的,就是肥胖的糖尿病人。
李光伟教授说:“如果你已经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了,你要下定决心缩食健身,消灭将军肚,防糖尿病于未然。我的老师说,糖尿病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脱缰的野马,但你别变成糖尿病,就是把马关进马圈,它跑也跑不远。”
而如果已经是糖尿病患者了,一定要早治疗,要早达标,力争过10年、20年以后别发生心梗、脑梗、心衰、失明等并发症,要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和肥胖抗争,把健康的体重作为终身追求。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田栋梁
责任编辑:田栋梁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