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明媚 |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李明媚
北方的冬天曾经有一种安全感,不是裹上厚厚的棉被,不是烧的热乎乎的暖气,而是屯几百斤的大白菜。
八十年代的北京,大白菜上市之际还会成立“秋菜指挥部”,统筹领导冬贮白菜集上市工作,“屯白菜过冬”俨然是一场硬仗。
冬去春来,白菜陪伴一代代人过了冬,现在很多人仍会秉承白菜“放得住”的特点,想要一次性多买点,这让很多南方人惊掉了下巴。
但,白菜在“被屯”的过程中,真的没点小算盘,想要流失点营养?怕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也说不清。
今天,我们来揭秘下“屯白菜”背后的秘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白菜“被屯“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1.悄咪咪变绿
一般的菜越放越没精神,可白菜在一段时间内反而会变“好看”, 不过随后颜色又会趋向于初始的颜色。
实验数据表明,室温不避光的白菜在贮藏12天时竟然变得比之前更绿。
这是因为在舒服的温度(室温)下,又有氧气和阳光的“滋润“,白菜有点闲,就给自己找点事儿干,就开始合成叶绿素,到了12天左右,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就造就了白菜“返绿”的神奇现象[1]。
2.偷偷的合成维生素C
总体而言,被屯的白菜维生素C越来越少,但中间有小幅度的上升。
比如常温条件下,第12天时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新鲜白菜;低温下,第18天时,维生素C含量和新鲜白菜差不多[1]。
这一波三折变化的背后,因为白菜是个积极向上的好蔬菜,它在采摘后,即使被“屯起来”的,仍然会继续生长,虽然没有新鲜白菜多,但还会合成一些[2]。
3.不开心了就缩水
虽然白菜本身性格傻傻憨憨,但被采摘后,就被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心里难免也会有些不痛快。所以,在储存的过程中,它会悄然“缩水”以示反抗。
常温保存的白菜保存到24天时失重近1/3,也就是轻了“三分之一”。
低温(4℃)保存倒还好,白菜12天时失重率不到10%,而且以后失重也趋于平稳 [1]。
4.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生成致癌物亚硝胺,冬储的大白菜会不会成为亚硝酸盐摄入的巨大隐患?
室温及低温储存的白菜亚硝酸盐分别在第三天和第六天达到峰值,随后缓缓下降,所以买回来的大白菜,先放几天,避开这个“高峰”再吃安全。
虽然被屯的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高于新鲜白菜 [3],也并没有超过每日允许摄入的最高值[4],所以是可以放心吃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白菜怎么存更好?
分析上面几个指标,不难看出,要想白菜被屯的时候少“变心“,少流失点营养,低温保存是关键。
换言之,别让白菜太暖和,特别是住楼房的情况下,要尽量放到阴面的且没有暖气的阳台。
另外,还有一个小妙招,就是打开厨房的抽屉,找到保鲜膜。低温搭载保鲜膜的豪华储存配置,可以有效阻碍你的白菜被细菌侵袭,同时防止白菜失水,保持维生素C含量的稳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整体也更低[1]。
冬储白菜大赏
最后本着让南方人开开眼界的态度,送上一本《冬储白菜大赏》,请收好下巴。
1.老北京式堆白菜
白菜收获、晾晒、分级后,把白菜一层层地堆起是北京等地方最常见的冬储白菜场景。
当然,堆白菜也有堆白菜的科学。两排白菜间留有空隙保证白菜通风,向上堆码时要逐层向中间收缩,最后用一棵菜把这两行合在一起形成尖顶状,菜垛外层覆盖可开合的草席,这一开一合就实现了内部温湿度的调整。
图片来源:网络
2.东北式埋白菜
东北人豪气,地方有的是。屯白菜会在露天地上挖道沟,白菜放在沟里,大连地区小雪前后下沟,而在沈阳是立冬前后下沟。
埋藏时先在沟底薄撒一层树叶,再将白菜叶朝上、根向下,棵棵整整齐齐,在菜顶上先撒层树叶再埋土,这一冬大地将给予白菜足够的温度和保护。
图片来源:网络
3.黑龙江式窖藏白菜
黑龙江-30℃~-40℃的气温让白菜瑟瑟发抖,好在有地窖这项神奇的发明为白菜储存提供了过硬的技术支持。
一个冬天,白菜可以躲在地面,避免被冻成冰坨。
图片来源:网络
4.河南式假装种白菜
在河南储存白菜要将白菜连根拔起,单棵假植在挖好的沟里。这个方法,前面提到的黑龙江也会用,只不过天冷时沟上还得覆一层草帘。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徐冬梅,张燕宁,张兰,等.不同贮藏方式对白菜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7,42(11):40-43.
[2] 龙勇,孙谦,冯靖媛,等.提高果蔬维生素C含量研究进展 [J].食品工业科技,2014,(01):385-389
[3] 宋莲军,赵秋艳,乔明武.不同贮藏方式对白菜中亚硝酸盐和 Vc 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5,12047.
[4] 李锐,燕平梅,刘永娜.不同贮藏条件下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J].食品工程,2008,4(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