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特海国际控股(以下简称“特海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此次海底捞通过介绍上市方式将特海国际分拆并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介绍上市意味着公司在上市时不需要发出新股,无需融资,由于省略了发行新股、路演等环节,介绍上市能够使企业快速上市。具体而言,特海国际的上市方式为实物分派+介绍上市。实物分派是指海底捞将其所持有的全部特海股份按照各股东于记录日期在海底捞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对海底捞股东来说,是一种补偿。
公告显示,特海国际成立于2022年5月,在拆分之前属于海底捞全资附属公司。海底捞股权占比90%,员工激励平台持股10%。拆分后,特海国际不再属于海底捞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餐厅业务经营。意味着双方的资本运作和经营将完全分开。
对于分拆特海国际上市,招股书中提到,分拆可以使得业务有更聚焦的发展及策略规划,并更好地分配资源。虽然分拆上市不进行融资,但明显是特海国际未来仍是可以作为一个融资平台而存在的。
难逃亏损魔咒
面对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特海国际提出了打造一个国际性中式餐饮品牌的目标。自从2012年特海国际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餐厅之后,正逐步扩大自身的餐厅网络。截至2022年3月31日,特海国际已经覆盖了全球11个国家的97家餐厅。
不过,快速扩张同时给特海国际带来了反噬。每日商业报道(www.bizvcw.com)了解到,在招股书风险一栏中,特海国际特意提到持续的扩张,使其无法在不同的国家中,成功运营同一种管理方式。并且,每一家新增门店的背后都意味着人工、场地、原材料费用的增加。
招股书显示,特海国际在亚洲的每家餐厅开业前成本性支出在17万美元至40万美元之间,每家餐厅资本性支出一般在14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之间。海外经营另一个最大的支出是员工成本,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45.4%和45.9%,原材料及易耗品支出占比在35%左右。
尽管如此,特海国际在2019-2021年的三个年度分别实现2.33亿美元、2.21亿美元和3.12亿美元收入。其中,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餐厅经营,近三年来的占比均在90%以上。
虽然营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亏损也在加大。2019年,特海国际亏损约0.33亿美元,2020年亏损0.54亿美元,2021年亏损1.51亿美元。而2021年海底捞年内亏损41.6亿元,来自特海国际的亏损就占到四分之一。
同时,特海国际似乎面临着较大的流动负债和负债净额。截至2021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的流动负债净额达到了3.90亿美元,负债净额为1.87亿美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特海国际的债务总额高达6.83亿美元。
疫情影响较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国际中式餐饮市场将由2021年的261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4098亿美元,国际市场份额将在2026年达到10.8%。
起源于中国四川的海底捞,致力于为顾客提供以服务、食物和餐厅氛围独树一帜的餐饮体验。以2021年收入计算,海底捞在国际市场的中式餐饮品牌中排名第三,是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近年来,海底捞业绩并不理想。2017-2021年,海底捞营收分别为106.37亿元、169.69亿元、265.56亿元、286.14亿元、411.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4亿元、16.49亿元、23.47亿元。
不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仅3.1亿元,2021年,海底捞更是亏损达41.6亿元。其中,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为了自救,海底捞开始推行“啄木鸟计划”,将重心放在关店收缩和重振整理上来。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由于“啄木鸟计划”关停的门店总共有292家,其中有260家永久闭店,余下的32家门店休业整顿。
随着“啄木鸟计划”的推行,2022年海底捞的翻台率有所提升,情况逐渐好转。据了解,此前,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经营指标是翻台率。2018年,海底捞的翻台率达到顶峰,为5.2次/天;2019年为4.8次/天,2020年跌到3.5次/天,2021年为3.0次/天。
再看特海国际,2019年,翻台率为4.1次/天;2020年和2021年,特海国际的反弹率下降到2.4次/天和2.1次/天。直到2022年一季度,整体翻台率上升到每天2.7次,2022年二季度整体翻台率实现每天3.3次。
此次分拆上市也是海底捞自救的一种方式,只是这次特海国际能否不负期望地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