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板块轮动加快,上证指数上涨4.8%;创业板指全年上涨12.02%。市场交投热情高涨,交易量再创新高,券商业绩在去年高基数背景下仍保持稳健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140 家证券公司实现营收5024.1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同比增长21.3%。
同时,随着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不断收缩以及前期充分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21年上市券商的信用减值损失计大幅减少,资产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截至4月18日,共30家A股上市券商(纯证券业务公司)公布了2021年年报。30家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05.29亿元,较2020年的294.12亿元同比下降64.2%。
数据来源:wind
在30家券商中,海通证券以33.52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高居榜首,高出排名第二的东方证券20.38亿元。海通证券信用减值损失“高高在上”的主要原因是:同行券商主要因股质业务计提减值损失,而海通证券应收融资租赁款、其他贷款和应收款项等资产也计提了巨额损失。多项业务产出现巨额减值损失,是否说明公司在开展各项业务时风控合规工作未做到位?
分类评级遭遇“实质性”下降
2021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32.05亿元,同比增加13.04%;实现归母净利润128.27亿元,同比增加17.94%;每股收益0.98元,同比增加8.89%;加权平均ROE为8.09%,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
分业务看,海通证券财富管理务、投行、资产管理、交易及机构、融资租赁、其他业务收入皆同比增长。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及机构、融资租赁和其他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25.39%、13.1%、10.72%、25.25%、11.98%和13.56%。
资产减值方面,海通证券2021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3.52亿元,较2020年的45.86亿元同比下降26.92%。尽管降幅较大,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仍高居行业第一。
年报显示,海通证券信用减值损失较高的是应收融资租赁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其他贷款和应收款项、融出资金,金额分别高达10.63亿元、7.82亿元、5.13亿元、4.85亿元。
与同行券商相比,海通证券的信用减值损失不仅是来自股质业务(体现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体现在应收融资租赁款、长期应收款等)、两融业务(体现在融出资金等)也是出现巨额减值损失。
为何多项业务均会出现巨额减值损失,是否是公司风控合规工作未做到位?
根据证监会官网等公开信息, 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在永煤债实质违约事件中出现严重违规,监管部门认为海通证券“合规风控机制存在缺失”,海通资管“合规风控机制严重缺失” 。
此外,海通证券还因投资顾问、私募资管、 保荐、财务顾问业务等违规问题遭受处罚或监管措施。
在连续遭到处罚后,海通证券2021年分类评级为BBB级,相比2020年的AA级连掉2个等级,成为唯一一家评级为B类的头部券商。
A股IPO承销额降幅近5成 “包销大户”浮亏严重
年报显示,尽管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但公司IPO承销金额大幅下降。2021年,海通证券A股IPO项目完成挂牌35家,承销金额339.64亿元(2020年为627亿元),同比下滑45.93%。在完成挂牌的35家IPO企业中,有16单为科创板项目,数量位居市场第二。
在新股破发常态化的背景下,作为科创板“包销+跟投”大户的海通证券包销股票浮亏较大。
2022年以来,海通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共包销了13家A股IPO公司的股票,其中5家上市后已经破发,5家公司分别是格灵深瞳-U、骏成科技、迈威生物-U、翱捷科技-U、天岳先进,自上市以来股价跌幅分别为37.2%、19.79%、49.97%、58.06%、37.78%。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公告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翱捷科技-U、迈威生物-U、格灵深瞳-U,海通证券对上述三家公司未认购的新股进行包销的金额分别为17548.31万元、2702.92万元和2523.11万元。截至4月18日,海通证券因对上述三家公司新股包销分别亏损10189.41万元、 1350.68万元、938.58万元,累计亏损1.25亿元。
尽管有8家公司股价同比增长,但海通证券包销的金额较少。截至4月18日,海通证券2022年包销的13家新股累计亏损1.2亿元。其中,翱捷科技-U就“贡献”了超1亿元。
尽管包销浮亏严重,但海通证券承销保荐费赚得盆满钵满,仅翱捷科技的承销保荐收入就高达3.1亿元,13家公司保荐承销收入合计15.03亿元,平均每家1.16亿元。
海通证券也“帮助”绝大部分公司实现了资金“超募”。13家公司中,仅有2家公司实际募资不达预期,但离预期仅差2、3百万元,其余11家公司皆实现了超募。尤其是,翱捷科技超募金额高达41.66亿元。13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237.2亿元,比预计募资149.55亿元高出58.61%。
一方面是自己保荐收入赚得手发软,另一方面是承销的IPO项目大多实现了资金超募,而破发等不利后果多由中小股东承担。所幸,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再盲目打新,而像海通证券这样的包销大户一是包销股票金额会越来越高,二是可能会面临新股大面积破发带来的浮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