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美股” “熔断” “危机”……

这应该是金融从业者近期朋友圈的高频词汇。

美国时间3月18日,标普500指数下跌超7%,美股又上演熔断!这是继3月9日、12日、16日之后,十天内美股的第四次熔断。同时,也是美股引入熔断机制以来史上第五次熔断。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如此阵仗,让89岁的巴菲特也惊叹活久见。其实近日以来,全球多个股市触发熔断,也引起了关于股市的广泛讨论。

有一部电影大概又会被提及:《大空头》,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背景,讲述了华尔街几个“投资鬼才”从中获益的故事。影片并非重在展现如何精明投资,而是引起观众对股市、投资、风险、人性欲望等产生思考。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整个故事其实不复杂。一个独眼股票基金管理人,两个对冲基金经理,两个华尔街新人,希望通过押对宝赚快钱。

三伙人,三条叙事线,但都是一个做法: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前种种细节迹象提前预见了危机,比如市场泡沫程度,到了狗都能贷款买房了。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小型私募掌门人Mark Baum充满验证精神,在实地调查中震惊于一个房贷拖延严重的小镇只有4户人家居住,一个脱衣舞娘能用浮动利率贷款购入5套住房,一群半路入行的信贷员将作假视为当然而根本不知道规范的作法是什么的时候,确认了次级债和其衍生品不过是用“猫屎包装好了的狗屎”,于是果断出手做空次级债,收获了巨额收益。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及其衍生出来的也是逐渐脱轨的次级贷和已经陷入混乱和狂热的合成CDO的买卖,无一不促成了这一场危机的发生。

从结果来说,用一将功成万古枯来形容也很恰当。

影片中的三伙人采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印证自己的判断,承受痛苦的煎熬,最后获利丰厚。

其实,这是影片对交易的对打启示,一开始就判断正确的人在交易市场多如牛毛,但最终赚钱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大多数人虎头蛇尾,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减仓是第一步,而持仓才是最考验智慧的。

和人们想象的不同,片中的“大空头”不是唯利是图的无耻之徒,比起那些投行精英,他们更具备对普通人的同情和悲悯。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赌美国经济崩溃,大赚一笔的背后是千万人的破产,心里很不好受。

BenHockett严肃地提醒两个年轻人,不要太得意忘形。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MarkBaum在最后关头犹豫不决,没有卖出手中的次贷产品,因为他不愿将财富建立在别人的破产之上。直到快成废纸前的最后一刻才摁下按钮。

相比之下,那些“华尔街精英”忙着制造各种房贷衍生品,刺激房价上涨。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崩盘,政府早晚会出来救市,拿纳税人的钱补窟窿,所以有恃无恐。

故事的结尾,也颇有讽刺意味…

危机过后,针对银行家和渎职官员的问责,迟迟没有到来;恢复元气的华尔街依旧给高管开出巨额奖金,而各大银行又抛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产品,它们只是改头换面的CDO而已。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

结尾的字幕再次让人陷入思考: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大空头”?是那些做空者,还是泡沫盛宴的参与者?

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依然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留白,不妨在周末的闲暇时间,捧一杯热茶,再细细品味。

十天四次熔断,“大空头”的危机启示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