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证监会发审委单周审核的IPO企业数量在13-15家之间,被否企业有所增多。1-4月,过会企业达139家,而被否企业达18家,与去年全年总量持平,过会率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1月以来,发审委以平均每周审核10家的节奏稳步消化排队企业“堰塞湖”。截至4月20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未过会569家,而截至4月6日和13日的未过会企业分别为597家和584家。同时,监管部门注重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对申请IPO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核,防止企业“带病过会”。
过会率下降
公开信息显示,1-4月,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69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通过139家,未通过18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5家;过会率约为82.24%,低于去年同期的94.81%,也低于2015年、2016年的水平,这两年分别为92.28%、91.21%。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以往经验,通常一季度由于补充年报、春节长假等原因,新股发行速度会放缓,但今年一季度的整体节奏并未放缓。同时,过会率有所下降,反映出监管对上会企业的审核趋于严格。
此外,从核发批文的情况来看,1-4月,证监会共核发14个批次的批文,涉及148家企业。其中,除1月6日、2月10日、2月17日核发批文涉及的企业分别为14家、12家、12家外,其余11个批次涉及的企业均为10家。同时,核发批文的速度正在加快。在拿到批文的企业中,有的从过会到核发批文仅相隔4天。
对于IPO,上交所发行上市中心执行经理顾斌公开表示,一季度基本按照去年最高速度发行,每月大概有50家上市,每周有10家。预计全年IPO突破500家,融资金额超过3000亿元。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6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09家,中止审查企业60家。
业内人士认为,“IPO堰塞湖”正在进一步消化,按照目前的发行节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消化排队企业。
严审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1-4月IPO审核被否的18家企业主要在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业绩下滑、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而被否的企业有7家,包括震裕科技、华光焊接、日丰电缆、华龙讯达、思华科技、欧维姆和新水源景。其中,华光焊接2013年至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亿元、4.89亿元和3.65亿元,呈下降趋势。华龙讯达2013年至2015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71万元、1664万元和2211万元,2016年1至6月仅为447万元。两家企业均被要求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和合理性以及风险。去年以来的IPO被否企业中,有20家企业被质疑缺乏持续经营能力。
除财务问题外,企业是否规范运作也是IPO审核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南京圣和药业被否的原因是没有披露一项刑事案件涉及的商业贿赂问题。此外,数据造假、客户单一、环保问题等均可能导致企业的IPO申请被否。
新股上市后涨幅收窄
数据显示,新增上市企业平均累计涨停板总个数在去年二季度曾达到14.57个的峰值。其后,随着IPO审核的常态化,平均累计涨停板总个数呈下降趋势,今年一季度为11.3个。
广证恒生 分析师袁季表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上市后平均累计最高涨幅为380%,而去年三季度为547%。如果IPO审核的态势短期内不发生改变,则未来新股上市后的溢价率将逐步下降。当然,收益率在个股之间会出现分化,优质企业仍会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