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发审委问询更细 企业没真本事想过会很难

■本报记者 朱宝琛

新一届的发审委开工以来,对IPO的审核依然是“严格把关”。统计显示,上周至今,发审委审核了1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3家被否,2家暂缓表决,14家获得通过,通过率为73.68%。

对此,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仅从一周多的审核来判断通过率为时过早,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几场发审会上发审委的问询情况来看,发审委委员的问询确实是更加细了。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截至10月26日,新一届的发审委已经审核了1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除了暂缓表决的两家公司没有公布具体问询的问题,其余的17家公司,发审委提出的问题涵盖4个到5个方面,每个方面往往又包含了若干个小问题,加起来多则14个,少则7个,着实考验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应变能力。

以被否的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发审委指出其在报告期内存在四方面的问题:无实际销售活动的发票开具行为;实际销售收入确认与招股说明书中描述不符;发货指令单上无发货人、储运部主管、出纳签字,产成品出库单上仅有制单人名字,无复核人、发货人、主管签字审核,原材料采购入库环节原始单据无编号,车间到仓库的产成品入库环节原始单据无编号;报告期内现金交易金额较大,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对现金的提现标准与现金使用无明确规定等。

对此,发审委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在开票、产品发货和出库、原材料采购、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实际执行情况,如何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申报材料有关销售收入确认原则前后披露不一致的原因,发行人实际执行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市场人士表示,在新股发行常态化以来,市场对新股的关注点集中在信披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否合规可控等,而此前所关注的“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有所弱化。因此,在新一届发审委深挖细节的审核风格下,任何细枝末节的问题都可能被提问,因此企业没点“真本事”,试图糊弄过会,那是绝不可能的。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奥飞数据、博拉网络的IPO申请,发审委给出的审核结果为“暂缓表决”。据了解,这两家挂牌转IPO的企业均在不久前清理了三类股东。其中,奥飞数据在IPO排队前就已清理,博拉网络选择了摘牌之后再清理的方式。

在对两家公司的审核之前,有业内人士预计,总体来看,这两家公司的质地均不错,又都清理了“三类股东”,过会可能性较大。两家公司如果过会,会坚定其他类似企业清理“三类股东”的意愿。

发审委提出的问题涵盖4个到5个方面,每个方面往往又包含了若干个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