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不足10% 新增长点未现,公司宣布罕见大额分红

3月19日,长春高新(000661.SZ,股价128.83元,市值521.17亿元)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66亿元,同比增加15.35%;实现归母净利润45.32亿元,同比增加9.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4亿元,同比增加80.57%。

从绝对值看,公司各板块收入、净利实现了全线增长,剥离失败的房地产业务收入也顺利“转增”;但从增速看,不足10%的归母净利润增长创下公司2005年以来的新低,被纳入集采范围的生长激素产品或难以支撑长春高新的业绩持续增长。

目前,被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新产品还待“修炼”,长春高新正通过罕见的大手笔分红对外释放信心。利润分配预案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8.1亿元,超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的90%。但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下跌2.77%。

金赛药业净利贡献超过99%,制药业毛利下滑

长春高新业务主要分为基因工程制药、生物疫苗、中成药和房地产四大板块,分别对应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华康药业和高新地产四家子公司。

2023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10.84亿元,同比增长8.48%,实现归母净利润45.14亿元,同比增长7.04%,对上市公司的净利贡献超过99%;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70.30%,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5.98%,增长势头最强;华康药业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6.73%,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8.47%;高新地产实现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13.71%;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6.25%。

按行业分,长春高新的制药业共实现收入136.13亿元,同比增加13.93%,为公司贡献了93.46%的营收;房地产和服务业的收入贡献分别为6.28%和0.26%,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变动由上年的-10.49%转为41.88%,使公司业务再次全线增长。

不过,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制药业毛利率为90.40%,同比下滑1.14个百分点,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的毛利率为91.90%,同比下滑1.03个百分点。

这可能与公司生长激素产品集采有关。年报显示,2023年,前期涉及生长激素集采的广东联盟、福建、河北等省份相关政策已陆续落地实施,同时公司相关剂型产品参与并中标了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此前,公司曾表示2023上半年集采相关产品收入增幅高于公司整体生产激素产品的收入增幅,基本实现了以价换量的目标。但随着集采实施范围扩大,长春高新曾经“一招鲜”的商业模式或许一去不复返。

另外,在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长春高新的主要产品生长激素相关的医保支付范围由原来的“限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调整为“限生长激素缺乏症”,此项调整标志着成人生长激素缺乏被纳入医保目录范围。

金赛药业近10%收入来自非儿科核心业务相关产品

2020年6月8日,长春高新的股价达到683.78元的历史高点,此后便一路下跌,至今股价在130元左右徘徊。除了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的最新情况,市场最关心的问题还包括公司创新产品的变现能力。

年报显示,2023年,长春高新的研发投入为24.19亿元,同比增长45.46%。从研发布局看,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系列产品、促卵泡激素、儿童营养品等,持续深耕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并积极布局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肿瘤等业务板块,是公司多元拓展业务的主要阵地,已经组建了全球商业团队,推动实施国际化项目引进和现有产品及技术出海工作。

从效果看,2023年,金赛药业儿科综合、女性健康、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等非儿科核心业务相关产品收入占金赛药业整体收入已接近10%;重点在研项目中,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

而在1月12日的电话会议上,长春高新再次表示将在努力确保生长激素产品业绩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加强新业务的培育,推动产品国际化布局,持续降低单一产品依赖方面的风险。

公司预计,最近1—2年内可获批的用于儿童呼吸的国家1.1类新药小儿黄金颗粒,用于痛风的金纳单抗(预计2025年上市),用于前列腺癌等适应症的亮丙瑞林(预计2025年报产),用于胃癌的金妥昔单抗,用于儿童性早熟、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的曲普瑞林微球(预计2025年上市)及后续三个月剂型的微球产品,以及目前处于II期临床阶段的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干眼症的EG017、用于绝经期血管舒缩症适应症的GS1-144片等产品,未来上市后相关单品或有二十多亿元的潜在市场空间的潜力。

封面图片来源:长春高新官网


排行榜

  • 日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