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四会市大沙镇有一个养鱼基地,连片的鱼塘从远处望去和普通的没什么两样,但走近一看却别有洞天——每个鱼塘边都配备了生产管理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仪、微型气象站、水下摄像头等,养殖场内所有设备(包括增氧机、投料机等)通过移动5G实现互联互通。
“现在搞了这个‘保险云鱼塘’可太省心了,去朋友家串门、外地出差,一按手机便可以在几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外查看池塘内氧气、水质等实时数据,从而进行远程操控,这在往年可不敢奢望。”站在生产管理设备旁的四会市国斌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马国斌充满欣慰和自豪。
从“靠天吃饭”到靠数据吃饭
一直以来,养鱼都是个苦活儿。可很多人不知道,养鱼先养水,管理调节好鱼塘的水质是个技术活。马国斌介绍,水质的三个指标对鱼的存活和生长非常重要,分别是溶氧度、pH值酸碱度和水温。以往为了把鱼养好,他每天都得带着人多次巡塘。
“早上6时一次,傍晚6时一次,半夜也不能掉以轻心。天气晴朗、有风、不闷热,一般水里溶氧量都没问题,但台风来时就容易出状况,因为气压会降低,鱼塘底部容易缺氧。而且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要求也不一样,稍微拿捏不好,一死一大片,损失起来心都会滴血。”马国斌说。
“但有了‘保险云鱼塘’就不一样了!”马国斌表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为他们安装了“5G物联网水产养殖智能管理设备”,这些关键数据能通过溶氧、温度组合传感器及pH传感器、水产养殖物联网控制柜、水下摄像机、农事微型气象站等设备把采集的数据上传到后台“大脑”,再连接到农户的手机上。
马国斌表示,他现在随时可以打开手机查看水体溶氧量、温度、pH值,以及地面上的风力、降水等指标,还能通过水下高清摄像头,实时观测鱼的生长状况。“过去巡塘是跟着感觉走,现在是看着数据走。”马国斌感慨道。
据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自强介绍,目前,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为广东省15个地市的70余户养殖企业(户)的鱼塘配置了200余套生产管理设备。
“中华财险的‘保险云鱼塘’,不仅是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关于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对保险业开展风险减量管理政策的具体落实。其核心是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助力水产业优化生产经营模式,夯实风险防御基础,实现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养殖’的转型升级,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吴自强表示。
不仅在四会市的养殖户感受到了“保险云鱼塘”先进科技应用带来的便利,在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种植户也体会到了“靠科技吃饭”的快乐。
肇庆良种中心主任林肖楠介绍,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与肇庆良种中心通过共建数字化种业培育中心、农业(种植)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站、“保险云鱼塘”智能渔业管理系统等示范性项目,为肇庆市的种业发展、推广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个全面的示范、学习平台。
“以往种植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都要靠老一辈的经验去评判,现在通过智慧物联网虫情测报系统、土壤墒情多层探测系统、田间实时苗情监测系统、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可以帮助农民规避种植风险,降低种植成本,实现稳产增收。”林肖楠说。
“保处联动”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位于肇庆市怀集县的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蓝”),这里可以像车间流水线一样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瀚蓝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与瀚蓝打造了“保处联动”(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无害化处理系统,保险公司、畜牧管理部门、无害化处理中心、养殖户四方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无害化处理与保险理赔全流程在线操作和无纸化办公。
据了解,通过打造“保处联动”机制,保险机构的核心系统接入无害化处理系统,实现理赔全流程的在线操作,有效提升了养殖险理赔质效,从出现牲畜死亡到理赔完成,时间缩短至3天。
怀集县畜牧兽医局畜牧股股长岑志君表示:“当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以实施无害化处理作为病死畜禽出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建立了生物安全屏障,而且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使保险业的社会治理功能得到极大发挥。”
据悉,2021年,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与瀚蓝驼王生物科技(肇庆)有限公司进行了“保处联动”合作沟通,初步建立起了互通互联互信机制,病死生猪无害化集中处理数量从2020年的9062头,上升至2022年的45810头。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推广‘怀集模式’,争取在2024年怀集县实现生猪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0%、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覆盖率不低于95%。”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陈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