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暨中国酒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会上,盘点了过去一年中国酒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白酒作为酒业龙头实现稳定增长,936家规上白酒企业产能达671.2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增长9.6%,利润2201.7亿元,增长29.4%。
确实,白酒行业在过去几年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市场扩容、酒企扩产、产品结构升级之后,存量累积下供需矛盾在去年行业调整期逐渐显现,渠道库存偏高、终端动销不畅、价格倒挂、部分酒企业绩增速放缓、高端消费增速趋缓等问题接踵而来。
另一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在现场指出,当前我国酒业发展还存在产品结构设计不完善,产品总体供需不平衡,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弱项。
可以看到,未来白酒行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那么当下如何破局?酒企如何应对挑战?产业未来趋势在哪?行业协会、龙头酒企的高管给出了答案。
消化库存是白酒行业2023年首要任务
作为食品饮料、酿酒行业的最大板块,白酒依旧是此次会议的重点。
过去一年,白酒行业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规上白酒企业936家,产能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2201.7亿元,增长29.4%。
名酒企业的表现亦十分亮眼。纵观全年,名酒企业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市场份额向优势产区、名酒企业和名酒品牌不断集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聚集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到,“疫情三年,2022年相比2019年,白酒产业销售收入累计增长5%,利润增长71%,这两个关键数字更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和代表性,充分反映出中国白酒产业长周期的特征。”
因此,白酒渠道在过去几年经过了快速扩容,高利润引来无数业外资本的涌入。与此同时,名酒企纷纷扩产,在存量竞争态势下,伴随着的是产能的持续过剩。这也意味着白酒行业的问题也相伴而生,逐年累积。
宋书玉提到,“从产能看,‘十三五’时期的白酒产能高峰是1380万千升,如今为671万千升,近十年时间总产量不断下降,说明产业存量产能过剩,加之横向竞争、健康消费观念带动的消费结构变化,是白酒产能未来仍有下降的压力。”
同时,“酒类基础消费出现了群体转移和结构性变化,消费信心恢复需要一定的周期。2023年年初,白酒消费水平反弹上扬的态势明显,后期是否具备持续消费动力值得期待,也值得深思。疫情三年白酒渠道扩容快速。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强,聚道竞争骤然升温。”宋书玉指出。在宋书玉看来,消化库存是白酒行业2023年的首要任务。
2022年,白酒行业进入近10年来的首次调整,终端动销不畅、部分酒企业绩承压,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渠道库存偏高所导致。虽然终端需求在春节迎来快速反弹,但积压了近一年的渠道库存让市场整体库存仍然偏高。有经销商在春节前夕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往年我这个时候天天都在出货,现在可能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
经过扩容的高速发展后,当前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同时消费、渠道信心复苏需要一定周期。
宋书玉就此指出,在产能方面们要切记不能只做加法。盘活存量产能,提升优质产能,淘汰低效产能,成为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腰部价格带产品竞争将会加大
从前述数据中可以看到,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行业整体营收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如今,高端白酒从以往的小众消费逐步转变为大众消费。但这面临的渠道扩容,消费下行,库存增大,价格倒挂所引发的系列问题最终在去年的行业调整期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升级并不是一味的高端化,经过去年的行业调整期,白酒高端消费增长已经趋缓。
宋书玉说:“从市场结构上看,消费下行、高端消费增长趋缓,这也推动龙头企业对于腰部价格带产品竞争参与度加大,在产业、企业全方位深度竞争的态势下,产业将步入调整转型期。种种迹象表明白酒产业已经开启了新的调整、变革和转型。如何破局,应对挑战,主要还是看白酒产业的战略调整能否及时到位。”
“中低端白酒好卖,高端难卖。”一位白酒经销商在春节前夕告诉记者,“而且竞争对手多了,电商平台价格低,消费呈现年轻化和多元化,导致实体店无法销售。未来可能一桌朋友10个人,能喝出10种不同的酒产品和饮料。”
去年至今,行业以头部酒企为首开始纷纷加码大众消费价格带产品。
五粮液宣布对旗下系列酒产品“尖庄”进行全新升级,同时对主打系列酒公司更名为“四川五粮液浓香酒有限公司”,摆在了更高的战略位置;茅台集团推出百元价格带产品“台源”;泸州老窖推出百元光瓶酒产品“黑盖”......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在会上演讲时指出,酒企未来要主攻消费升级,做好延伸及周边产品的开发,坚持打造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产品,坚持把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创意与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满足年轻化、时代化、个性化、多性化的消费需求。
文创、数字化、产区或成趋势
马纯良在会上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酒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动适应我国酒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打造酒类产品品牌,共同推动构建我国酒业的新发展格局。
上述发言重点强调白酒行业的产品结构和高质量发展,而其中核心依然是创新驱动。实际上,在创新研发方面,白酒企业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
贵州茅台此前就推出全新数字化营销平台“i茅台”,首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50亿元,随后还推出“巽风APP”成为茅台酒文化输出的重要平台;五粮液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第一动力,持续完善“3+3”创新体系,去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1.6亿元,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同时,经典五粮液产品,旗下仙林生态公司小酌时光果味露酒产品入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的第九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名单......
文化创新也必不可少。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认为,要科学统筹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三个关系”;要坚持文化赋能,不断推动中国酒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更“开放”的态度“走出国门”,在标准化、市场化、法治化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构建国际化的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和表达体系。
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刘淼表示,泸州老窖正在打造白酒智能化生产的生态园,同时,泸州老窖在总部的赋能下加强数字化管理,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物流贯通,目前形成了高效贯通的全域统筹保障体系和战略体系。面向未来,也期待同样优秀的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等一起搭上数字快车,一起来攻克白酒的关键核心技术,也走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
古井贡酒董事长梁金辉表示,古井贡酒创作了“1+1”的生产方式,其中“1”前端,完全按照传统的酿酒工艺,从窖池维护,自然生态保护,古法固态的酿造,做到极致。后端“1”则是采集数据,用工业互联网思维,运用人工智能做到极致,做完美的“1+1”组合。
除了创新之外,产区的打造和建设将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宋书玉表示,中国酒业协会提出白酒产业立足于产区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宗旨就是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协会提出科研、标准、文化、人才、知识产权等等以及产业链延伸、产城融合等一系列发展理论。通过七年时间的产区工作试点,已经验证了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科学的发展之路。当前,围绕产区核心体系战略,就是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同时还要经历产业重构的重大挑战,推进产区建设就是要为白酒产业打造更安全、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产业进步带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是白酒产业链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议题。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