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宝山公墓三成到期不续租 与亲人"失联"

北京八宝山公墓三成到期不续租 与亲人"失联"

 

导读:清明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多家公墓采访时注意到,在祭祀鲜花交织的墓碑中间,时时有贴在墓碑一角的白色纸条映入眼帘,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中分外显眼。这些贴上白色纸条的墓碑大多是到期需要续租的“失联”墓碑,管理部门以此种形式催促逝者家属尽快办理手续,然而,有的墓穴显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无主墓,“失联”的墓穴到底如何处理?公墓管理人员和殡葬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难题都有待国家层面出台详细指导法则。

老人预测父母墓碑终将“失联”

“每年我都来看你,但我怕过两年就不能来看你了,”67岁的许女士蹲在八宝山人民公墓西十一区的墓碑前,对着碑上刻着的父母名字,缓缓地倾诉着,10多年前她的父母就开始长眠于此,这些年,她每年都来。

“因为体力一天差似一天,腿脚也不太利索了,明年恐怕是没法来看你们二老了,”说完这句话,她扶着墓碑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她告诉北青报记者,本可以接替她来祭扫的儿子,已经移民欧洲。她悲观地认为,这块父母安息的地方早晚将慢慢“失联”。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十一区还有很多墓碑上字迹已经看不清了,有的墓碑只剩下一截露出地面的石板,有的墓甚至断为几块,从外表上就能看出已经多年无人打理,仿佛隔断了和这个世界的一切联系。

事实上,这样的一种处于“失联”状态的墓穴,也正是管理者们面临的一道难题。

“消失”的逝者家属

八宝山人民公墓贴出的续租通告显示,依据修订的《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公墓计划于2014年内对本区域内的成型墓开始办理老墓改造续租业务,墓穴和骨灰格位的一个使用周期最长为20年,期满后可以续租,北京市民政局规定续租墓地时应缴纳土地租赁费和墓穴管理费,前者为城区每平方米1500元,郊区每平方米1000元,后者按当初墓穴造价的5%计算。

规定是规定,公告是公告,现实是,不是所有墓穴都能顺利续租。现行法规对不续租的后续问题却少有涉及。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下八区的多个灰白色墓碑左上角,都贴有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家属请与葬后服务办公室联系”的字样,还留下办公电话。市殡葬管理处主任黄峭泉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一般会采取拨打家属当初留下的家庭电话和个人电话以及给住址寄信等三种方式进行通知,但很多人的电话和住址发生了变化而联系不上。还有一部分家属,虽然联系方式畅通,但就是不愿意前来续租,“干脆不接我们的电话了”。

八宝山人民公墓副书记倪晓锋表示,民政局上世纪80年代才接手公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管理,民政局接管后,开始建立档案,但年代久远,“留的逝者家属电话有的还是6位数的呢。”另一方面,公墓当年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够完善,90年代才开始实施电子档案,以前全部都是手工抄写档案,不够详细规范,也是导致联系失效的重要原因。

对于联系不上的家属,除了贴条等方式,在清明等节日期间他们还会刻意注意这个墓穴有没有来人。对于一个墓穴为何很多年无家属来扫,倪晓锋认为原因众多,“家属出国、异地工作、没顾上甚至纯粹不想来,都有可能。”

亲情的思念不超两代人?

对于电话变更、出国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墓穴“失联”,倪晓锋认为尚可化解,但由于时间的久远而对亲情的疏淡则让墓地管理者们无法可想。祭奠的内核是亲情,倪晓锋说,根据研究,思念的代际传承,一般不超过两代人,亲情变淡后,外在传承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变化,“例如重孙辈根本没见过爷爷奶奶的父辈,连坟在哪儿都不知道,自然不去祭奠”。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在逐步淡化祭奠的传统形态。在农村有祖坟的概念,因此容易出现家族性祭扫,也更容易延续,在城市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人民公墓就葬两个人,下一代再去世了合葬不进去,得到另外的地方,这样家族性祭奠延续的可能性就被大大削弱了,”倪晓锋认为,现代社会淡化了祖坟的概念,也自然削弱了代际传承,“公墓就是公共的墓地”。

相比于其他因素,时间更会让祭奠的那一代主力老去。“有的老人,第一年看见他来了,过两年看见他拄拐来了,过几年就见不到他了,然后墓穴就没有人扫了。”祭奠基本会在两代以后中断,墓穴自然就会“失联”。倪晓锋说,目前八宝山人民公墓达到租期的占了三成左右。但他认为未来“失联无主墓”的情况将越来越严重。文/本报记者李泽伟摄影/本报记者魏彤

核心

处理“失联”墓穴面临四大困境

除了暂时性“失联”,有的墓穴则成了事实上的无主墓。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八宝山人民公墓由于建成时间早,情况更突出些。太子峪陵园、福田公墓、通惠陵园、八达岭人民公墓、万安公墓等一些公墓,目前都出现了墓地使用超出期限的问题,其中包括事实上的无主墓的情况。

许女士对于今后可能“失联”的父母墓地,最大的担忧是万一逾期未续租,会不会把他们的骨灰迁走或做其他处理?

作为京西最著名的墓地管理者之一,倪晓锋认为这里面存在四种困境。

第一种困境是,墓穴很特殊,“我们传统思想很看重祖坟,古人说刨绝户坟、踢寡妇门最缺德,动别人祖坟总是很敏感的事情。”

第二种困境是,没法确定怎样算“失联”,“墓穴的家属可能两三年都不来,但不能保证他五六年还不来,或者更久,有的家属由于出国、异地工作、甚至入狱等原因,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但没人能确定他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失联’”。

第三种困境是,墓穴“失联”的同时,正值墓穴资源紧张。《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穴紧缺。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部分墓穴已经采取限量等措施,来保证资源开发的延续性。八宝山人民公墓几年前已经饱和,不对外售墓。一方面,无人负责的墓地既收不到租金,还安静地占着地盘,另一方面,想进来的人进不来,导致逝者家属有意见。

第四种困境在于,对这些短期内失去联系的墓穴无法处理。有业内人士曾建议对过期公墓可以将骨灰深埋,但倪晓锋表示,这些只是建议,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明确规定,现在谁也不能轻易实施,如果对这块墓穴进行处理,“家属有一天回来了,哪怕是10年后,也容易产生纠纷。”现在最大的困境是,国家层面没有可供遵守的操作细则,政策也没有支持。

倪晓锋说,“如果有一天,有法律明确规定墓穴租期到了,通过媒体通告、寄信、打电话等方式公示,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如果还没人来办相应手续,就可以采取骨灰深埋等处理方法,那对我们的墓穴资源将是极大利好。”他认为国家的殡葬管理条例已实行多年,但是这些新出现的难题还没有覆盖。“目前的方法只能是保持现状。”